Thinking, Fast and Slow
Reading notes for book “Thinking, Fast and Slow”
- 系统1控制人的直觉反应进行快速思考。系统2进行慢思考,监督和控制思想活动以及由系统1引导的各种行为,使得一些想法直接体现在行动上,或者抑制或改变其他想法。
- 自我损耗 ego depletion:如果你必须强迫自己去做某件事,而此时这件事又面临一个新的挑战,你就会很不情愿或是根本无法进行自我控制。自我损耗可以通过注射葡萄糖得到缓解
- 很多人过于自信,过于相信自己的直觉。
- 当人们相信某个结论是正确的时候,他们很可能会相信支持这个结论的论证,哪怕这些论证不正确。在系统1的影响下,人们总是会先得出结论,然后才进行论证。Thought:说服别人时,可以先摆出可靠的结论,再一步一步walk through 过程?
- 避免思维上的懒惰,不满足于貌似正确的答案,对自己的直觉保持怀疑态度。用系统2监督系统1的想法让人更加理性。
- 启动效应会影响人的判断和选择
- 处于认知放松状态时,你有可能心情不错,因此会喜欢你亲眼所见的事物,相信你亲耳所闻的消息,相信你的直觉,感到当时的状态是舒适而熟悉的。此时你的想法也有可能相对随意、肤浅。系统2会比平时更放松。当你感到紧张时,你更有可能警惕多疑,会对手头上的事情投入更多的精力,感觉局促较少犯错,但你的直觉和创造较平时会下降。
- 什么样的信息更容易让人信服?任何缓解认知紧张的做法都会对你有所帮助,首先让字迹清晰。说话言简意赅,能用简单句就别用复杂句。
- 曝光效应:重复能引发放松状态和令人舒心的熟悉感。个体接触一个刺激的次数越频繁,个体对该刺激就越喜欢。
- 由第一印象产生的感觉会影响你对事物的解读
- 想要从大量证据来源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应设法使这些来源相互独立。运用到会议讨论中:开始讨论前,先让与会的每一位成员各自写下间断的意见阐明自己的观点。这个过程很好的利用了小组里不同知识和间接的价值。而开放性讨论会注重哪些发言早而又强势的人的意见。
- 对于有难度的问题,我们总是很难快速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此时系统1就会找到一个相关问题来回答。目标问题:你想要做出的评估。启发式问题:绕开原来的问题去回答的更简单的问题。人们用一个问题替代原来的问题是一个解决难题的好策略。
- 系统1有认为小样本能反映调查对象的整体情况的偏见。这一现象和光环效应紧密联系。我们常常觉得自己对某个人很熟悉也很了解,但事实上我们对他知之甚少。
- 大脑工作的小数定律:第一,夸大对小样本的信任,比起信息的可靠度,我们会更加注重信息本身的内容,其结果就是我们会将周围的世界变得比数据所能证明的更加简单和统一。在想象的世界中过早下结论比在现实中更有把握。第二,许多事情其实只是巧合包括对事件的采样。对偶发事件作出因果关系的解释必然是错误的。
- 铆钉效应。思想和行为会被完全不曾留意得刺激所影响,甚至被你完全没有意识到的刺激所影响。计划是为最佳情况设计的方案。当我们预计实验结果时,要避开计划的铆钉效应。想想计划出现失误的各种方式也不失为执行计划的一个方式。
- 意识到自己的偏见有助于团队融洽。团队成员容易觉得自己做的事超出了自己的份内工作,还感到其他人并不感激自己做出的贡献。每个人应该牢记,你做的事情偶尔会超出自己的分内事,但你应该知道,当你有这种感觉的时候,你的团队里的每个成员也都可能有同感。
- 可得性偏见来自于事件在脑海中呈现的轻松程度。“因为上个月发生了两架飞机相撞事件,他现在更愿意坐火车,其实风险没有降低 了,这就是可得性偏见” “这位执行总裁连续多次成功,因此失败不会轻易在她脑海中呈现。可得性偏见使得她过于自信。”
- 效用层叠:一连串自持事件,可能开始于对相对次要时间的媒体报道,然后会引起公众恐慌和大规模的政府行动。概率忽视:对危险事件的考虑只想到了分子没有想到分母。概率忽视和效用层叠两种方式导致对小威胁的夸大。大脑解决小风险的能力有一个基本限度,我们要么完全忽视要么过于重视。“他对一项创意大为赞赏,说他收益大,无成本。我认为这就是一种情绪启发式” “这是一和效用层叠的例子,被媒体和公众大肆宣扬的事还没发生,电视上就满是关于此事的报道,每个人都在谈论这件事”
- 人们下意识的通过典型性作出预测但是在统计学上这一做法并不是最优选择。典型性的第一宗罪,过于喜爱预测不可能发生的(低基础比率)事件。增强系统2的激活状态能有效提高人们对基础比率的敏感程度。第二宗罪是他对证据质量不够敏感。和系统1的眼见即为事实的原则有关。
- 人们做出错误的直觉判断来自于系统1和系统2。系统1引起错误直觉,系统2采纳了这个直觉并将其运用在判断中。造成系统2错误的原因有两个,忽视和懒惰。许多人忽视了基础比率因为在有个人信息的情况下他们认为基础比率和问题无关联。另一些人则是因为他们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在任务上。
- 基础比率与贝叶斯定律的启发:对结果可能性的判断要基于相对合理的基础比率。要勇于质疑对证据的分析。人们倾向于用不充分的证据预测罕见的事件。当证据不充分时,我们应该以基础比率作为判断依据。
- 回归平均值,人的表现和水平围绕平均值波动
- 对直觉性预测的偏见进行修正:估测平均值再依据直觉性判断进行上下调整
- 信息不足时,极端预测和预测罕见事情的原因都源于系统1。联想机制会很自然的将极端预测和做出这些极端预测所依据的可察觉的信息极端性匹配在一起。系统1因此会形成过于自信的判断。人的直觉会产生极端预测,而你也很容易对这种极端信心满满。
- 后见之名和结果偏见:导致观察者不是根据判断过程的合理性来评估一个判断的好坏,而是以结果的好坏作为判断标准。明明是同一个人和同样的行为,在事情进展顺利时就是讲究方法,而事情进展不顺利时就成了死板。lesson:和人的后悔心里有关。
- 未来无法预测,世界不可预知。我们不应该相信高度主观的自信是准确性的指示器。短期内的走向是可以预测的,且人们的行为和成就能从以往的行为和成就中得到较为准确的预测。
- 要提升预测的准确度,最终结果应该由公式给出而不是依赖人的直觉的预测。例子:招聘人时,首先确定这个岗位要求的先决条件。为每个条件列出一些问题并想好如何进行评估。最后对所有的指标进行综合判断
- 乐观偏见:我们容易夸大自己预测未来的能力,容易认为自己设定的目标很容易实现。预防乐观偏见的方法是“事前验尸”:当一个机构即将做出一个重要决策但还没有正式下达决议的时候,召集对这个决策有所了解的人开一次间断的会议。设想我们在一年后的今天已经实施了计划,但结果惨败。请写下这次惨败的缘由。
- 面对风险时的两种思维框架。宽框架会考虑所有选项的综合决策问题。窄框架则分别思考每一个简单的决策问题。宽框架可以权衡更多数量的可能性从而依靠统计结果来使整体风险降低。“应该每一天查看证券投资组合。人总是会选择规避损失,因此在面对每天价格波动的情况下总是不能做出理性的决策” “如果公司的每个部门经理都采取损失厌恶的做法。这很正常。但造成的结果是,这个机构不敢冒险。应该让所有人都冒险。这样可以降低整体风险”
- 当选择结果是正面的时候,决策制定者更愿意选择确定的事。当结果是负面的时候,他们更愿意拒绝确定的事,愿意赌一把。
- 框架与现实:如果人们对自己会得到多少钱而不是会损失多少钱有个框架的话,就会对将要发生的事有心理准备。
- 增加幸福感的最简单方法是分配好你的时间。你能抽出更多的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吗?
- 运用直觉进行快速思考的系统1和需付出努力运行更慢的系统2。系统2进行的是慢思考,能监督系统1的运作,并在自身有限的能力下尽可能地占据控制地位。两个物种是分别是活在理论世界的虚拟经济人以及活在现实世界的人类。
- 两个自我是感受当下的经验自我以及记录并做出选择的记忆自我。记忆自我使得人们更愿意去回忆那些给他们留下更好记忆的体验,尽管这些选择会使自己承受更多的痛苦。人们对生活的判断容易受到过程忽视和峰终定律的影响。用生命的最后时刻来评估生命或在判断哪种生命更为理想时完全忽略其过程。
Comments